close

儒學,自漢武帝時,才將之立為國教。漢代由於道教興起,帶動讖緯思想,而儒家的經文,也以當時盛行的讖緯書籍來標註。

大漢帝國崩潰後的數百年亂世,與道教,佛教才有三教的用詞出現,但中國歷史上此時的教,並不是獨立於政治,祈求個人安身立命的對象,而是有極度的政治性,致力維護皇權,以求取得皇權的認可,而以各式經書來教化人民。

宋朝自歐陽修開始主張的新興儒家,基本主張在直接與孔子對話來了解儒家思想,而有堯舜周公孔子孟子,聖人的道統,排除了漢代以來用迷信的緯書當儒教的作法。而有了王安石的新學,蘇軾兄弟的蜀學及程顥兄弟的道學。朱熹,接著道學流派而終於走上宋朝文化史的巔峰。

宋朝的這些大儒,在文官體制下又獲高位,國家體制改革依此進行,在聖人們以孝為德目中心,從新制定皇室的祭祀大典,到私人的祭祖的各種規範。維繫家族認同的族譜,也在如此的環境下,由高官大族開始繕修。

同時,也因此而對天下的各式宗教與寺廟,進行統一的管理,不合於規範或標準的,以淫祀淫教視之,而加以打壓。作者套用稱是文明的進程。在這波清理民間信仰的過程中,唯二保留下來的是城隍與媽祖。

在過去,禮只存在於士大夫之間,如今也成為拘束百姓的規範。這個趨勢,直到清朝末年。

 

由於前文提到中國的盛世,引來老同學林可詩的回應:剛好又看到族譜的開始,努力把這段心得整理

趙宋盛世:我查了我岳家《文氏宗譜》有關遠祖文彥博事蹟:他曾有武功、並為北宋五朝宰相(伺候過仁、英、神、哲宗四個皇帝,因某皇帝碰到天災、馬上改了紀元以沖喜,故稱五朝)、前後經歷五十年可謂官場的<不倒翁 >;當時國泰民安,老百姓幸褔指數很高;據說開封府就有全球最高檔的飯館及妓院。

後有蔡京入朝侍候徽宗、宋祚才開始走下坡。又因元佑黨禍,文氏子孫日子開始難
重點是自趙宋建國至此,文氏已由武將子弟逐漸變成書香門第, 儘卻胡風、儼然已是中土的世家。愚意此乃客家人一千年來蛻變的模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 老 的頭像
    徐 老

    家在四海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