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作上的不順,另外,也有年齡上的壓力,那時,徵人啟事,基本條件是三十以下,役畢。想想,也許是這輩子的最後一次的機會去更換跑道,於是在過年後,便開始行動。這次,不再找工廠的工作了。而很多同學,也在此時紛紛開始改變跑到。有的同學走上出國留學路。有的同學回頭考技術學院,以補工專學生畢業沒有方帽子學位的缺憾。
不久,有兩個機會。一個是SONY的電視機銷售工程師,一個是新寧公司的設備銷售工程師。
敬業的同事知道了,也為我高興。大夥兒也七嘴八舌地提供意見。其實,場內的同事較無概念,我們的採購比較具體。他問我有多少客戶認得。沒。會不會抽菸喝酒,不會。他勸我去幹銷售前,要好好想一想,不具備這些條件,前景不好。
而媽媽也有些擔心,他總覺的工廠大,比沿街賣的店,感覺安全多了。至於老丈人,則覺得換工作,也換得太快了。不過,只要有工作,就可以了。就在意見紛雜下,踏出了改換跑道的一步。
為此,不久去嘉新大樓與老板面試時,特地帶煙與打火機,一付像會應酬的樣子。不料面試的龔先生是香港公司來的,卻是上海人。由於他才做到榮工處北迴的隧道機械,是想先找物料管理的工程師,問問近況,用上海話聊一聊,大致就OK。而IE對物料管理也可以頭頭是道的。
就這樣,1976年5月5日,進入這家公司。依飛利浦工程師的建議,接受相同的薪資,但沒了津貼。妻支持這個改變。
這一年,薪資收入,我們是122,716及72,341,利息收入是8及0。增加的是妻的調薪。
不久,黃清福也離開了敬業到光寶。有很好發展。
媽媽手上積了點錢,用假日看房子,覺得有小孩了,人口加多了,該買個大點的房子住。後來,在興隆路警察學校對面,買了間興建中的公寓,二樓。用了四十多萬。是我們那時,想也不敢想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