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部成本化後,接著推動的服務及零件利潤中心,對業務的毛利只有一點的影響,但是對服務及零件的影響開始變大,同時,可以使交機以後的客戶需求,可以有提撥保留的經費支用,而不影響當期的獲利能力。

 
例如,100元的設備銷售,內含5元的零件及5元的服務。以及10元的毛利。以往是計為10%毛利。而服務及零件無利潤。但是不應該如此的。此後改為30%的毛利歸服務及零件。則設備的毛利降為7%
 
此服務及零件的13元,在交機後立即轉到保留款,跨年跨區支用,不受限制。此後,公司的財務穩定度大為提升。礦山設備部為了提早分配利潤獎金,沒有提撥,爭吵不停,後來新請一位總經理,還一直想改變會計規則,以便保留盈餘,而又不出現利潤,管理者如此不依正常的財務紀律,在這樣的公司,自是難以久留。
 
由於採用了這個方式的提撥,也使產品的風險大為降低。從此以後,也理解到,想要拍胸脯保證,沒有堅實的財務基礎,其實多是空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利潤中心
    全站熱搜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