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天津的報導多了,主要是在一個京津翼一體化的政策提出。天津,在天子腳下的衛所,無論如何建設,總是給旁邊的北京壓著。2009年退休後的第一個願望是遊北京,但是那年的政策是,北京旅遊一定要提攜周邊的地區,所以,加了天津及成德的避暑山莊。避暑山莊的景緻優美,尤其是第一次見到柳絮漫飛的景色,真是印象深刻。可天津,卻沒什麼記憶,只知道到過一晚。

   2009-05-13 遊承德 062.JPG
 
這次的參訪團,有機會多看多聽,也讓記憶拉回整理,於是,回頭去尋找當年的足跡。原來,媽祖廟附近是當年的唯一景點。當時,是開放式的,也沒有外面的立像與大桅杆。而照片勾起的天津狗不理餐,是用四川的變臉來撐台。這次,可是由師傅表演做包子的手藝,加一段數來寶。已是頗有當地特色了。可能是給鼎泰豐在天津開店刺激的。
 
八國聯軍是個近代史的恥辱,卻使天津衛有機會開埠,與上海同時。百年來,經歷了工業化的過程,也因為當年的租借地,讓新的外來事物得以移植嘗試,離經叛道的得以庇護,甚至在抗日戰爭時期,也可能有喘息空間。

晚近則進入現代化的都市之林,到處高樓大廈。在這快速現代化的都市裡,當然也充滿各種需求機會。因此,就像清朝康熙出征,培養了一批山西商業城市。如今的開埠,也同樣地在沿海冒出了這些壯觀的貿易都市。
 
歷史上的恩怨情仇,是非功過紛雜,還真是難以預見。在歷史的長河裡,要許久才能沈澱,要許久才能見到影響。是耶?非耶?
 
2017-02-18  天津媽祖廟   022.JPG   2009-05-14 遊北京天津 064.JPG

2009-05-14 遊北京天津 065.JPG   

 
 
 
arrow
arrow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