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內部的認同問題,一直是歷史糾纏的結果,回看歷來的族群衝突與融合,覺得是很有趣的。

漢唐的三百年間,回歸傳統以後,自然是有選北邊的胡人生活方式,有人則選南邊的漢人生活方式。各種生活方式,又各有用胡或漢的文化系統。這在北魏朝廷採漢化後,要保持原來祖先傳統的北方六鎮的鮮卑人,最終又出走而分裂,此後反身襲奪洛陽政權,此即胡化的集團襲奪漢化集團。

如此擾攘,最後選擇漢耕生活安居的人若為多數,則在北方胡漢混雜的大片土地上,多數的族群出現了,相同的文化系統慢慢恢復,其中自然也有些改變,以保留另一些融入的族群傳統。文字是把鑰匙,庫存豐富的吸引力強,尤其是上層的文化系統。以前也有學者認為,佛教的漢化,因為有高級的文字可以運用,使得胡人的皇室,為發揚佛教的宗教哲理,也就傾向採用漢字。

於是乎,不久之後,相同文化系統的上層與政治相結合,於是乎,各自又向母文化靠攏,一旦母文化的本尊恢復元氣,加上已回復傳統的民間,新政權所需用於教化改變的阻力相對減輕。統一的趨勢,也就相對成熟。隋唐的新局面,於焉形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