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吸煙室已是沈寂許久,因為政治爭論是個無法理解的攻防戰,尤其是加上選舉口水。其實不待下一場的選舉,於是,各種攻擊的言論從沒停過。

領導人的職責是指出方向。今天的民調技術如此進步,領導人大致上是非常了解的,其施政的方向應該也是以此推動。所以,執政的結果總是毀譽參半,這也是常態。但在對外關係上,台灣就是個不一樣的地方。民意的感覺,固然可以是個指標,但是在策略結構的高度上,想來要顧慮的多許多。

這幾年的所有評論,基本上都是認為國民黨缺乏論述,一上選戰,所有話語權全是跟著民進黨走。可是回頭想來,國民黨是為逐鹿中原而建立的。如今,沒有逐鹿中原的願景,那麼,也就只剩下爭取政權的一般治理問題,與民進黨的論點相同。這些民意調查是會有結果的,中共在大陸的地方治理,採用相同的方式。

但是再上一層次的結構,顯然在實力差距不大的時候無法談判,再加如今綜合實力的差距已是無法相比,更是難以談判。領導人在民意下,乾脆採用六不政策,拖為上策。也想到這位名人的故事。

葉名琛,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與兩廣總督徐廣縉一同支持在鴉片戰爭後阻止英國人入廣州城運動,因此功封男爵;其後又因在廣東征討盜賊反亂,親自處決犯人,誅殺數萬叛賊,成功消滅拜上帝會兩廣剩餘勢力。當時因清朝上下排外氣氛高漲,屬於強硬派的葉名琛受到重用。

咸豐六年(1856年)9月10日,亞羅號事件爆發,英國領事巴夏禮(Harry Smith Parkes)啟書責難;葉名琛釋放被捕的十三名水手,但堅持無歉可道,引發第二次鴉片戰爭。10月1日,英軍攻陷廣州,因人少,不久退出廣州;葉名琛向朝廷奏稱「大捷」,又縱粵民火焚城外各國商館及洋行。

咸豐七年(1857年),巴夏禮請遣大軍。當年9月,英法聯軍抵達廣東;11月12日,聯軍發出最後通牒。11月14日,聯軍占領廣州,葉名琛在廣州副都統雙禧的衙署內被擒獲,解往停泊在香港的軍艦「無畏號」,薛福成譏他「六不總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負,古之所無,今亦罕有。」[3][註 1]他曾聲言「欲面見其王以理論」。

48天後,「無畏號」駛離香港。英國人將其送往印度加爾各答,暫被囚禁在威廉炮台,1859年二月二十九日,他得知晉見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女王無望後,決定絕食,至三月初七戌時(4月9日),死於囚所。

當時薛福成在日記沉痛表示:「英人初志在得入城見大吏,藉以通隔閡、馭商民;乃粵民一激再激,葉相復一誤再誤,使拱手而有粵城。……益知中國易與,遂糾三國兵船北上,駛入大沽,阻我海運,立約而還。……粵民激於前此大府議和之憤,萬眾一辭,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一事以為快,屢請屢拒,紛紜者二十年;而大沽之失,天津之約,皆成於此;由今觀之,甚無謂也。」

 

 

arrow
arrow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