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此景象,讓人無言。
摘自聯合報2021-05-03新聞
印度,再次受傷的文明
印度近日爆發第二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從三月中開始急遽惡化,五月一日的單日染病人數更突破四十萬人,創下新高。令人憂心的是,印度疫情目前還沒有下降的趨勢,包括前駐台代表在內的許多印度政要也在這波疫情中感染,可見疫情的嚴重性。歐盟及美英等國因此都啟動對印度的緊急援助,台灣也緊急援贈了氧氣機設備。尷尬的是,連中國跟巴基斯坦都藉機說要提供協助,讓印度當局情何以堪。
事實上,印度在今年初開始製造及施打疫苗後,一度已經控制疫情。印度政府甚至啟動「疫苗友誼」計畫,把自家生產的疫苗送給友邦,以擴大其國際影響力。在三月十四日首次舉行的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對話會議上,還宣布將在印度生產十億劑疫苗以供應印太地區盟邦。日前也傳出以印度疫苗協助我國友邦巴拉圭的報導。但在事後觀之,印度顯然太過樂觀。過度的信心與應變不足的治理能力,讓印度重新陷入疫情的困境中。
首先,在疫情尚未緩解的情況下,印度就恢復了宗教及政治活動。阿薩姆、塔米納杜、喀拉拉、西孟加拉等邦都在三、四月間舉辦地方選舉投票,大型造勢活動不斷,成為病毒傳遞的溫床。其中,阿薩姆跟喀拉拉的人口都超過三千萬,塔米納杜人口有六千七百萬,西孟加拉省人口更高達九千萬。更揪心的是,即便疫情惡化,政府仍呼籲民眾踴躍外出投票,將政治凌駕於百姓安危之上。
另一方面,數百萬信徒也在四月初從全國各地蜂擁至北阿坎德省的哈里德瓦,參加十二年一度的印度教大壺節慶典。這個以往被譽為地表上最大宗教慶典的活動,在疫情下卻顯得尷尬。但政府決定忽視專家們的警告,不予停辦。即便當地每日都有疫情傳出,四月廿七日的最後一場活動仍有二萬五千人與會。
印度裔諾貝爾獎得主奈波爾在一九七○年代曾以「受傷的文明」形容他所見的印度—在前進過程中,仍受到反向力量拉扯。近期的疫情發展恰巧印證此種現象。印度在崛起過程中,社會受到宗教民族主義與政治民粹主義兩股力量的交纏作用。印度內部凝聚力及對外競爭力受到沁蝕而削弱,在疫情肆虐下暴露無遺。今日的印度仍是「受傷的文明」。
不過,印度其實不乏具有洞見的能人智士。德里高等法院兩周前就警告行政當局,不論是用「乞討、借用或者偷竊」方式,都應確保醫療氧氣供應。印度最高法院也公開反對行政當局要求社群媒體刪除批評政府防疫的評論,認為民眾有權在社交媒體和網路上表達不滿,不能因此視其為假訊息。德里高等法院上周五也警告中央政府「大水已經滅頂」,不能再坐視民眾死亡,並準備懲處失職官員。印度社會若能正視這些刺耳的諍言並積極因應,相信仍能迅速克服此次難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