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中國與俄羅斯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份條約開始對中央歐亞的權力關係,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消除了未在地圖上標明的區域,減少邊境的模糊性。

許多人夾在兩個不斷擴大的農業帝國之間,只得透過改變效忠對象,以及利用區域的流動性來保護自己的身份認同,不論是難民,逃兵和部落族人,就此開始給固定成中國或是俄羅斯的子民。

Image_20210912_0005.jpg  

康熙皇帝於1678年平定三藩之亂,之後的統治便不再允許任何區域,擁有如三藩般的高度自治。於是利用控制頭銜,控制權力,土地和賦稅的繼承權,確保這些地方不易脫離中央。

讓噶爾丹與康熙雙雙捲入衝突的,是東部蒙古兩「翼」的重大分裂,蒙古「右」(西部)翼是礼薩克圖汗與阿勒坦汗,蒙古「左」(東部)翼則是土謝圖汗與車臣汗。 左右兩翼自1662年內鬥,康熙勸和。1670年恢復和平,但是土謝圖汗拒絕歸還礼薩克圖汗當年避難的子民。

葛爾丹試圖調解,勸達賴喇嘛支持礼薩克圖汗而捲入紛爭。此後不斷擴大實力,在達賴喇嘛的同意下,獲得博碩克圖汗的名號。1679年十月派使入貢。理藩院認為不合先例,應先得到朝廷的冊封及璽印才可宣佈。此時已經擁有天山以北的地區。

1683年秋,康熙特使團抵葛爾丹。朝貢是利用經濟誘因穩固邊界的一項靈活手段,宣佈葛爾丹及喀爾喀四大王公有權入京貿易,其他人只能在邊境貿易。其他西部蒙古不願臣服葛爾丹的部落,被迫侵擾中國邊疆。葛爾丹則不斷清剿。1684年,便開始有西部蒙古的部落在達賴喇嘛的安排下,尋求安頓,其後又得到康熙的赦免而宣誓效忠大清。

1687年,七月,葛爾丹將根據地從阿爾泰東遷。年底,受到壓力的土謝圖汗侵略礼薩克圖汗,葛爾丹弟弟戰死。葛爾丹為報弟仇,大敗土謝圖汗,摧毀蒙古佛教寺廟,也粉碎了喀爾喀聯盟。其下部落,分頭投靠中國,俄羅斯與葛爾丹。

Image_20210912_0003.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尼布楚條約
    全站熱搜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