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美國的復甦,台灣的外銷逐漸暢旺,紡織業的更新又開始,尤其是小規模的進行,用台幣付款,只有我們一家獨吃。南部的ZR3無油機市場,撐起了公司的主要業務,由於這穩定的營收,便有能力開始於一般市場的開發。

於是,每二週一次的出差繼續著,北中南的業務同事進入生根的階段,服務部的同事也開始在北中南加入。每年因著成長,此後中南部的辦公室輪番搬家,一幅欣欣向榮景象。

1983年,隨著環境穩定,開始了正規的學校學習,參加了中原的企經班。生活忙碌許多,但學習卻也讓心安許多。

1983  中原企經班   001.jpg  

早期技術支援的最大推動恩人Hugo,在專責東南亞幾年後,又來訪台灣。聽說我買了新房子,下班後,與業務務部經理麗觀生一起來作客。他說,在歐洲,業務人員當年若能賣二三台ZR,早就去買賓士汽車開了。

1983-06 Hugo訪國花 001.jpg  

1984年,無油空壓機,第一次在菲律賓辦區域介紹,可能是受台灣成功推廣的激勵吧。但是,留下印象的是豪華的總經理住宅,游泳池畔的晚餐。當時住著的是挪威籍的Tore Bergson。會後多停二天旅遊。

1984 Airpower oilfree seminar in Philippines2.jpg  1984 Airpower oilfree seminar in Philippines1.jpg  

礦山的賈華奎也是戰場得常勝將軍,常回學校聊天,為此,還給了一次專題演講的機會。家庭旅遊,也就利用這美好的時光進行。

1984-04工專專題報告1.jpg    1984-04工專專題報告2.jpg  

這段時間,公司從嘉新大樓及天母的倉庫,一起集中到中和的景平路一棟三樓加地下一樓。所有單位,集中一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 老 的頭像
    徐 老

    家在四海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