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368年,明朝建立以後,蒙古的勢力,其實並沒有立即消逝,只是退回他適合遊牧的北方地區,是為北元,其時,西邊的汗國,仍然存在。
1372年起,琉球開始朝貢,互市以硫磺與馬匹為主,對明軍的對抗北元,事關重大。為此,當時的明朝與琉球建立了特別的關係,以穩定這海上貿易帶,由於貿易興盛,漸漸成為東南沿海與南洋的中轉貿易中心。因而成就了1450-1550的琉球王國的黃金時代。
1570年,北元俺達汗正式接受封貢,北方的戰事變成邊關貿易上的互市,以馬市為主,此一邊關貿易線,東起遼東,西至甘肅,規模極為巨大。而也在此時,美洲的白銀,由西班牙人運到馬尼拉,與中國互市。由於美洲白銀源源不絕,海上的貿易帶,終於從琉球移向南邊的菲律賓美洲一線。
中國自古缺少稀有金屬,貨幣以銅鐵鑄造,自古以來,常有鎖國或海禁發生,原因之一常是防止錢幣流失,而致國內無錢可做交易之用。自明朝中葉,源源不絕的白銀,由南部的海洋貿易流入中國,朝廷因手中握有大量的白銀,是使北元放下武器,而互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1609年,日本德川幕府介入琉球政局,希望藉琉球貿易的地位,以得直接與明朝互市之利,卻為明朝所拒,窮困之境,一時無以改善,只有以倭寇與沿海商人,私下進行了。
這些日子,大陸在APEC會議提出一路一帶的戰略目標,看到明朝的國際關係,還真是眼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