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所有的事,常常理論上說的頭頭是道,可是在管理者位置時,卻開始面對許多不同思考面向。預算是其中之一。

以前的預算,下半年提出。董事會通過。當然,流程也是蠻長的。

先是預估整體經濟,決定銷售量,大小機型分別估計,這部分當然是工廠生產的重要指標。有了量,接下來以此提出市占率目標,以及營業額。但是,如何預估呢?估高,去哪邊找?自討沒趣。持平或估低,沒人批准,自找死路。每年的預算會議,真是像個菜市場。年年難過,可年年都要過。

市占率目標,以及營業額這二者,又多與售價息息相關。售價有了,毛利率有了,管銷費用有了,於是,公司的財務狀況很快就一目了然。經營時間久了,這些歷史資料大致上是穩定的。

到了這幾年,各部門財務報表的公開,更是改變了管理思維,即出廠價與市場售價,在各種各樣的會議中,不斷提供管理者的對話依據。

隨著電腦的普及應用,以圖表表示趨勢的報告方式大幅使用。此時,平衡積分卡的制度引進,不但有歷史數字標示的趨勢,更把次年的目標值擺上,讓會議中的討論,不致天馬行空般。

只是,此時的軟體尚未完善,需要電腦程式員來處理。記得去歐洲開會,輪到我們的董事會時,香港準備了數大本的資料,Peter 努力地分發厚重的資料,開會報告,但是他只是留守,沒有大頭目參加,看看改變中的世界,改變中的管理數字,有時想想,人真是快被數字壓死了。更何況,我們還得回去面對真實的變動世界。

 

arrow
arrow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