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了防止戰爭,大國之間,總是設法建立許多緩衝區,以免大國之間的戰爭爆發。最近最熱門的北韓,角色明顯。而默默不語的台灣,也是一個。

在歷史的過程,1949年是國共內戰的最後一場未完成的戰爭。再往前一點,是1942年中華民國剛收回的日本殖民地。再往前,是1890年甲午戰爭慘敗後,清政府的割地賠款的一部分。再往前,......台灣的躍上中國的歷史舞台,是因為海權東來,而明或清朝對於海上來的貿易要求,常常是採取閉關的手段來回應。受此閉鎖的影響,沒有分到一杯羹的海上投機客,便設法在外面的海島尋求立足點。若是沒有這樣一個歷史機遇,依清朝的邊疆治理原則,財政穩健下,可能還是在與原住民劃界各自管理的狀況下。

二戰以後,美國扶植台灣,幫助抵擋紅潮。中美建交後,台灣的角色,隨著中美雙方的勢力消長,慢慢變得有點尷尬,因為是兩大之間嘛!

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陸權國家終於對歐美海權國家,從十八世紀以來的擴張說不。台灣此時因緣際會地站在海權國家的前緣。但是因為對方在海權上沒有投射的能力,所以,雖然大聲,卻也是防守為主,無力做什麼。

現在,這個陸權大國改變戰略思維,在國力支撐下,也開始擴張海權的能力。而原來的多個海權強國,如今只有一個,一個中國的原則,使台灣進入中國大陸的勢力範圍。當海洋的投射能力進入太平洋以後,則對勢力範圍內的事務發言權,已不是大聲而已,而是有軍事執行能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