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子女的成長,昆山的發展空間似乎在擴大中。

徐達的本業仍是基礎。小宛這二年,在皮皮住校的情況下,走向事業,而在最近,醫美似乎漸漸明朗。女兒的房屋租賃,變成一份穩定的現金流,存入銀行。

基於台灣也已穩定,於是在上海老家拆遷的情況下,感到為了此事,可能會常跑此地。

2017-03-05  昆山   040.jpg

微信支付這次試用情況很好,而此地的手機號碼似乎也變得非常重要,各種服務多需要綁手機號碼。所以出遊歸來,第一件事便是申請一個手機號碼。接著,是去銀行申請台商卡,如此,微信支付便可綁銀行卡,原來在昆山開的帳戶,可以使用了。存點零用金,出門不用擔心了。以前是支持子女在海外的立足,現在,反過來利用這些立足點,幫我們擴大活動能力。十多年的努力,竟有如此大的改變,也是好事。

各地的生活方式,其實越來越相似,適應不困難,女兒聊起,我們是背包客,很像耶。有谷歌百度,有體力活動,有錢支付,離子女不遠,有家可歸,那就可以了。

當年自稱家在四海,現在看來,可還有點樣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