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勢多山,約佔2/3。可耕地面積約為1/10。第一條高速公路開通後,發現佔用了1/100的平原地帶,所以,第二條高速公路盡量走山區海邊。......這是以前工作的時候,常常在簡報中,向國外來客製作的簡單介紹。自己從小唸書到成長工作,都是熙熙攘攘地擁擠在平地裡。

退休後,登山多了,發現另外三分之二的立體山林世界,可也是美麗多姿的。山路崎嶇中,卻也在不斷地完善。而登山人口也是不斷成長與年輕化。似乎,山岳,正在重塑台灣。這次在出境走廊上看得台灣山岳的照片,備感親切,那些名字,猶如鄰居,常常掛在山友口中,好像是串門子的去處。

%E6%9C%AA%E5%91%BD%E5%90%8D

想像著,好像是在叢山峻嶺裡的瑞士,山岳的台灣,不是就該是這個樣子的嗎!以前工作出差,趁機去瑞士,只覺山青水藍,處處美景。後來進到台灣的高山,原來,建設好了,容易親近了,美是一樣的。也難怪,觀光局開始把它推上國際。

%E6%9C%AA%E5%91%BD%E5%90%8D   %E6%9C%AA%E5%91%BD%E5%90%8D   2018-08-13%20%20%E6%96%B0%E7%AB%B9%E5%8C%97%E5%BE%97%E6%8B%89%E6%9B%BC%20%20%20016.JPG   2018-09-28%20%20%E5%8F%B0%E4%B8%AD%E9%98%BF%E5%86%B7%E5%B1%B1%20%20%20015.JPG

現在走的是強度較高的中級山,卻也是常常無法完成,介於B+或是A-的尷尬能力。熟識的山友問是否想去大山,想啊!只是這個年紀,能在充電不飽的狀況下,放電多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登山 瑞士 台灣
    全站熱搜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