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一次,談論到邊疆。與一年前的理解不同,這次有俄烏的戰爭,美國又不斷拱火台海,邊疆地區的命運,感受特別深刻。

將一個邊境地帶兼併入文化多元的帝國之中,並不代表這個邊境地帶在政治和文化認同上的鬥爭就結束了,而是代表該邊境地區,將會在兩個層次上持續作為角力的對象,對外時,角力就是存在於帝國權力中樞與邊境地帶被征服的人民之間。而在邊境地帶,在往會朝兩個方向面對邊界,一個是內部文化邊界,朝向的是帝國權力中樞。而外部的軍事邊界,則內蘊著不穩定,朝向的是各個強權爭相奪取的地區。

就邏輯上來說,邊境地帶一詞,也隱含了一件事,那就是存在著一個核心。但矛盾的是,要在空 間中完美地界定出核心,卻比界定出邊境地帶還要困難。首都,則是帝國統治最可見的象徵物。

邊境地帶的種類繁多,人口組成又十分複雜。這些都迫使多元文化帝國的統治菁英,使用各種不同的行政手法来管治。而這些手法也通常會將歷史和文化因素考慮進來。但這些統治菁英和被征服 的屬民,不見得會以同樣的方法來理解這些因素。

此外,帝國經常會因為在内部穩定或外部安全上的急迫需要,對邊境地帶的組織或狀態進行更動。帝國統治菁英在試圖加強邊境地帶和權力中樞的連結時,會不時引入一些改革,而這些改革也會對整個帝國的統治帶來影響。這些改革,最常出現在邊境戰役的失利,喪失領土,或是在菁英感覺到國家統一受到威脅時。

至於屬民對帝國統治的反應,邊境地帶之内並不存在清晰可辨的模式。從征服行動開啟,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為止,不論是個人或整個社會群體,都在適應和抵抗這兩端之間來回擺盪。

心理上的感受,則從放棄到頑抗都曾有過,而社會條件和政治壓力也在不斷改變。由於適應和抵抗的語言與實踐方式,在各個相異的文化之中,有不同的輪廓。它們通常會被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以錯誤的方式詮釋或理解。在心理上充滿模糊性,在社會上也充滿複雜性。這兩個極端之間的界線,就像各帝國之間的界線一樣模糊,而且經常會被跨越。

這些論述,引出了一個概念,國界,我們以為是固定的,其在歷史上的面貌,其實是會變化的。

也難怪網路上有許多的歷史地界變化圖。今天的俄烏戰爭,可能正是在反應著這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邊疆 中心
    全站熱搜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