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83年,中原大學開始推廣在職進修教育,稱為企經班。

公司此時已較穩定,在脫離學校二十多年後,又有機會去學校上上課,當當學生,可也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只是上學的那天晚上,回到家常是十一點了。

 

為了工作上出差的需要以及工作量,決定每學期只選一門課,而且儘量是每星期的頭尾。當時的條件,還是挺嚴格的,尤其是若要拿學位。

1983  中原企經班   001.jpg  

 

就這樣,大約上了十年,期間,校方也提出許多獎勵措施,鼓勵轉考碩士班,可是那個年頭,在最多抵一半的學分下,要幾乎全職上二年課,才能畢業領學位。而在那時的職務狀況下,幾乎無法考慮。

 

回到教室上課的好處是,在實務上的獲得的經驗,可以看到教科書的理論基礎,基本的課是管理理論及五管。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理解到,公司的問題,是有一些普遍性的,只是規模使它顯化。當然,有的教授希望了解一些實務的觀點,所以各種習題討論,專題說明,真是各家爭鳴。但有的教授卻堅持必須套入理論的各個模式中,這就使考試又要靠記憶,這種年紀再來做這種事,也是痛苦。雖然如此,幾年後,也是鼓勵其他的經理幹部利用時間去選修各種需要的課程。但卻並不鼓勵為了學位而放棄工作。

 

後來的法律課及管理財務課,則使眼光看到另一層面的需要,尤其是財務金融的演化發展,,更是學介紹才出來沒多久,最新的衍伸性金融商品。卻不想這些概念,在發展十多年後,卻造成2008年的金融風暴。但也就是這些正規的學習,使行銷的相關領域,充實而完整,對日後工作的再上層樓,幫助極大,而在對各種事物的表象之下,有能力從不同角度去看,而不會困惑。而這就是在1990年左右的巨變所面對的。

 

其中,有一家客戶也一直派員工上課。只是數年間,從PC板的股王到變壁紙,上課的員工從少數意氣風發的經理人談如何更上層樓,慢慢變資淺的員工談再生。產業的變化,競爭的無情,這裡也是一個具體而微的世界了。學校在台北也有一班,主任說,二邊的需求不同,台北偏重服務業,中壢偏重製造業。其中,好像有一些個課只有台北開,所以,也去台北上了二期,其中還有一期是與劍潭的救國團合辦,是為救國團改型而開的訓練課。組織要活,而且要活得好,不容易。

 

這是1984年第一次期終聚餐。其實已記不得誰是誰了。

企經班  

arrow
arrow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