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要開會討論細節了。
上星期天(7日)上午的新都心協會開會,重點是六一國際鄰舍節的活動計劃。
記得在2009年,剛退休不久,在參加義工工作的一個聚會中,第一次聽到有位年輕的縣府建管處的先生來介紹社區營造,他是在單位中,惟一的一位專責社區營造,其他同事則忙著收集管理各社區送來的文件。而且,他説實在沒人知道社區營造,那在作什麼,只有每天到各社區去,看各社區有些什麼想作的,他去協調,幫助。2011年,看到了這項國際鄰舍節的活動,
那時,心中蠻感動的,也開始參加社區的管委會,看能作些有建設性的服務。只是,社區管委會大致仍然停留在社區內部事宜,若想營造一個特色,可能需要大量的投入,以及一群相投的人,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桃園每年都有優良社區的選拔,鼓勵各大小社區努力投入,營造特色,顯然,已是改變不少。
而這邊的住戶夠多,幾年來,一些大型社區活動,也年年在推動。這也是這整個社區水準的表示。
在會中,大家多是想要在這滿是大樓的社區,能拆除高牆,敦親睦鄰。這在只想大樓增值的唯物氛圍中,重視人與生活,實在值得鼓掌。
只是,回頭看到自己的大樓,因為有超級大戶,不夠尊重區權會及管委會,自己決定管理費,纏訟多年,官司輸了,只繳判決期內的,然後又恢復原狀,再告,依然如故。這些公司,一邊享受當地社區的商業利益,一邊努力轉嫁成本給大樓住戶,看到這種行為,實在無法感到成功企業的社會紀律。難道內部的利益極大化,非要走到如此冷漠的地步?
對這些熱心人士推動的睦鄰和樂的社會,實在是夠諷刺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