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父母親終於決定,在光復南路420巷與朋友合買地蓋屋子,一方面是為了圓山新村要拆做公園的計畫,另方面也是小孩長大了,住工廠,變太擠了。
那時,四面仍是稻田,我們蓋三樓算很高了,我們選住二樓,有五十坪,蠻寬大的。因為我喜歡聽音樂,老爸買了ㄧ套佷好的音響。蓋完後,竟然考上台北工專。三年便在ㄧ班公車的距離內讀完。沒有太多的奔波及住外費用。其實會讀台北,也出我的意料之外,因為前面的志願,只有台北工專在台北市。
1967父母親終於決定,在光復南路420巷與朋友合買地蓋屋子,一方面是為了圓山新村要拆做公園的計畫,另方面也是小孩長大了,住工廠,變太擠了。
那時,四面仍是稻田,我們蓋三樓算很高了,我們選住二樓,有五十坪,蠻寬大的。因為我喜歡聽音樂,老爸買了ㄧ套佷好的音響。蓋完後,竟然考上台北工專。三年便在ㄧ班公車的距離內讀完。沒有太多的奔波及住外費用。其實會讀台北,也出我的意料之外,因為前面的志願,只有台北工專在台北市。
由於資訊變多,各種論調的老師也常讓我們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有一些喜歡這方面議題的同學便常有激烈的討論。
二年級是熱點,學校和同學熟了,中國近代史也教了,國家要強盛的思維也逐漸在心中定型。而在討論中,記得江步奇,宣九華是常客。
那是個愛臭蓋的年紀,真是什麼多可蓋。
有ㄧ陣大談好死與賴活,真是不知講到哪裡。但是,有ㄧ個同學最後變成死黨,同意若賴活而癱得不能動,那就好死算啦。 那天中午,我們簽下同意書約..........
外婆家住在復旦大學邊,每年寒暑假的期間,媽媽總會帶我回去小住。 由於是在鄉下,表兄弟年齡相近,一起瘋著玩耍。 附近河邊抓魚,抓青蛙,挖蚯蚓,捕蟬,在稻草堆玩捉迷藏,躲到閣樓偷吃酒釀醉倒半天,害得大人到處找。 真是快樂的不得了。 到現在仍在夢想著大魚池的花園。
據媽媽說: 那裡本來很熱鬧,房子院子很大。 可是抗戰後,只剩那幾間。 旁邊的磚塊堆是外婆在打仗後慢慢從廢墟中清理出來的。
高一時騎車北海一週花了ㄧ天,所以高二寒假前(1966年2月)吆喝組團環島。中南部的同學熱心當接待,招待吃住。最後只有二位同學決定參加。名字忘了,只記得其中一位叫喇嘛教的吳昭祥。
第ㄧ天 沿縱貫路摸黑到后里,住在廖繼璋家。
搬來後不久考上大同初中,沒有公車直達,所以必須學腳踏車。那時的騎車技術很差,不會上下。常常在路上碰到紅綠燈時,若是無法在街沿靠腳著地停下,那就麻煩大了,通常只能抱著紅綠燈桿當煞車。幸好,當時的馬路寬大,卻幾乎沒有什麼車子。
這段時間,腳踏車可還是重要的工具哩。每天騎上學,還在必要時騎到最近的公用電話亭代傳話。初期,最近的電話亭在過圓山橋的動物園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