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25 Tue 2016 06:49
業外讀物-另眼看歷史(一)-台灣及南島族群
- Oct 23 Sun 2016 13:42
社區主委-想到非營利事業的管理
- Oct 22 Sat 2016 06:37
2016-10-16 徐佩返鄉一週
- Oct 21 Fri 2016 17:34
努力儲存雪裡紅
- Oct 20 Thu 2016 13:03
1999 的高階人事佈局
原來從東南亞的金融風暴,一路蔓延。每天從中壢上班,雖然路變近了,可是,整體的經營環境卻有極大的變化。電子業投資大陸的速度加快了。
1998-09-18 Peter如願地返回歐洲。新接的是瑞典籍 Leif Boll,據說是無油事業部的老闆 Luc 請他出馬,離開德國來接中國區這個位置,因為,中國市場大,單位多,不是老經驗,還真是難以擺平。
- Oct 18 Tue 2016 20:20
雨傘的最後貢獻
- Oct 16 Sun 2016 13:05
3號白菜-種菜種到最貴時
- Oct 15 Sat 2016 06:25
業外讀物-萬古江河(五)-漢朝的擴展
當國家武力強大的時候,自然會與自己人民的流動同步。在較有組織的地區,說是保護,對相對落後的地區,叫做開發,但是對優勢方的擴張,對弱勢方,其實是在中斷其自然的成長發展,而立即納入先進的系統。二者間的互動與磨和,總是需要時間弭平。
自秦朝統一以後,到漢武帝北驅匈奴以後,帝國的擴張從未停歇。對於北方及西方的遊牧民族,基本上是以武力征服。但是對於南方,則是以收編治理為主。原帝國之內,管制健全,人口稠密,為求出路,逃避稅賦,徭役,或是被迫移民,征伐,或是出外經商營生,總之帝國人口不斷外溢,進入週邊地區生活,把原來的文化生活帶入,當地的原來居民,則不斷地調整適應。
- Oct 13 Thu 2016 17:06
宋詞欣賞-辛棄疾(1140-1207)
- Oct 12 Wed 2016 15:52
1999 年開始參加志工服務
在中壢的生活簡單許多,每天上下班的交通時間,一下子從二三個小時,減少到三四十分鐘,下班後的時間多了,便想到出外當志工,為社會提供一點服務。當時,也流行說,每週服務二小時的志工工作,回饋社會。
二人商量來許久,最後決定選擇到華揚醫院當櫃檯服務。時間是下午六時至八時,一個星期選二天,避開中原的選課。至於為什麼選華揚醫院?因為比較近?因為比較喜歡醫院的標誌。當時的主任是謝孝倫,年輕和氣,所以ㄧ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