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國家語言與原住民發展的法律,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啟發性,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923/2669665

IMG_0716.PNG

文中提到清朝設官治理以後,約經140年,才有第一位進士,這樣看來,當年進入蠻荒開墾,建立農業基礎,積累資源用於教育,融合文化體系,最少需要的時間期約是150年。因此,這在古代戰後休養生息,恢復文化,或是佔領新土地,穩定下來的時間。日後有機會,再來向歷史求證。

可是今天的基本的教育資源是掌握在政府手中,時間上可能可以縮短許多,以前讀到,在美國的研究顯示,移民移入後的第二代,才能夠完全融入當地的社會,個人估計約是在五十年。

又看到那些普通話的變遷,(https://youtu.be/yKlm5LYkbPA),當原來的地方梟雄當上皇帝,方言就會成為官方語言,也就成了當時代的普通話。同時文字在官方的需求下,一定會與之相結合。失去官方普通話地位的語言,漸漸就會淪為地方的方言,而嚴謹文字的支援,套句可詩的話,就會年久失修。這樣的情況,可以讓我們在讀歷史事件或是時事時,多一些工具去增加時間的縱深來理解。

討論中的80-20大數原則,源自統計學的常態分佈,簡單的估測正反族群,在閒聊討論中,也是一個好工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 老 的頭像
    徐 老

    家在四海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