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習以為常的語言,因為有語言法律的通過,引起老同學們的激烈討論與探索,這才有機會了解到,語言的命運原來也是非常坎坷的,隨著使用人的權力而上下起伏,只是反應的時間延滯,一時難以察覺。因而回想到以前讀到的書,業外讀物-另眼看歷史(二)-東亞的語系與族群遷徙,提到東亞的四個語系。感覺這股滾滾洪流的無情。
http://hermanhsutw.pixnet.net/blog/post/116363446
話說當年,赤尤在中原之爭中失敗,向南方遷移擴散,於是牽動南方當地居民的同化與遷徙。此後的中原族群持續擴張,勢力及於華南。此為漢藏語系的族群。
蚩尤的子孫則向西向南遷徙,取代當地的弱勢族群。華南及東南亞的語系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三大語系的族群。南亞語系的族群居住在越南高棉。泰-佧岱語系族群則住在寮國,緬甸及中國大陸的西南各省。苗傜語系族群則受創嚴重,零星散佈在西南各省及泰國,為其他族群所切割。
學者比對大坌坑文化及廣東福建的新石器文化,其中有極密切的關係。係在六七千年前,由廣東福建遷移過來。只是,留在廣東福建的先民,最後仍然消失或同化了。移民來台灣的後代子孫,則在此後的日子,發展出南島語系族群,保留了祖先傳下蛇的圖騰。
老友EMC提出:當這個洪流的小水滴,要很謙卑地去學習這些理論,以及可詩的戰敗語言論。確是令人感觸深刻。
本地七成的人使用閩南語,如今隨著政權的改變而得以提升為國家語言,約一成二的人使用的客語,也是如此。百分之二的原住民語言也是提升到國家級。因為是在朝的位階,自然需要維持相同的文字系統。原來的普通話是有語言文字統一的優勢,又有中國大陸的強力系統維持。我們的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政府的有限資源下,台灣的這齣語文戲,要如何在洪流之中逆勢而行?
看到有人倡議以新港文書的文字,來完全取代,於是文字的對應還未完,再加個拼音的新港文來,可真是舉步維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