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台灣有關的,總是比較關心。

甜味革命則敘說了糖的發展及殖民產糖地近二百年來的悲慘歷史遭遇。

十五世紀時,由於穆斯林人的崛起,使不產糖的歐洲,貿易路線受阻。葡萄牙人向大西洋發展,發現了一些大西洋上的荒島,可以種植甘蔗,大發利市。於是更積極向西拓展種植園地。開墾林地,引進非洲黑奴到這些荒島,提供勞力。

隨著歐洲經濟的發展,糖的需求上升,於是種植園擴展至巴西,使葡萄牙的蔗糖霸業,延續了百年。1513年,葡王獻給教皇一尊等身大的教皇像,四周圍繞十二名樞機主教和三百根一米二高的蠟燭,全用蔗糖製成。蔗糖,財富的象徵。

歐洲各國見此成功模式,紛紛加入海外探險殖民。然後,加勒比海區登場。特別是海地,則達顛峰。但也是黑人奴隸的最黑暗地獄。1500-1880年間,約有一千萬非洲人,在慘無人道的折磨下,運到大西洋彼岸,而以海地最多,美國只是其量之半。

法國大革命後,海地的黑人奴工終於爭得獨立,他們再也不願回去悲慘的甘蔗園。但是,早期的獲利是法國,1804年獨立的黑人農民沒資本及技術。人口的增加,只有使這熱帶天堂沉淪。

arrow
arrow

    徐 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