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天津的這些日子,大部分的時間,天是灰濛濛的,吸入的空氣,充滿著土味,那種感覺,好像是吃到有土味的鮮魚。難怪氣象報告上,特別提及空氣品質。一片灰濛濛的,使城市的大部分,視線不佳,不過因為當地居民幾乎沒用口罩,我看,團員們似乎也就入境隨俗了。參訪期間,也只有3月17日出現藍天,因為,當天有風。但是,也讓那天特別地冷,早上出門散步,沒帶保暖的圍脖及帽子,臉頰給吹得發麻。
濱海新區還有一塊特別的環保區,與新加坡合作開發的,完全建造在鹽漬汙染地帶。其中,最有趣的是地下垃圾真空收集系統。把區內的垃圾,收集到中央工廠處理。在各丟擲口,鼓勵居民先分類,加條碼,如此完成集點回饋。而這一系統的建置,也就減去了垃圾車的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沿途清潔問題。鄰里長們對這種改進,最感興趣,看到後,相互討論熱烈。技術不是問題,建置及宣導才是難題。感嘆在台灣,我們自傲於垃圾分類出色,卻是全靠人工的投入。顯然,已成形的社區,似乎難以再投入改善。
如此一來,倒也勾起了一點回憶。年初在巴塞隆納,感覺在垃圾收集方面似乎有些改變。原來是在路邊放置巨大的垃圾分類桶。這些年,市政府似乎努力清理城市,尤其是老的社區,機械化清理,收垃圾,增加清潔人員,終於把市容弄得乾淨,沒有異味。在散步時,又見到有些地區已不見大的垃圾桶在路邊。多了些直立式的桶子。早上看到有收集車,把管子插入,顯然是利用真空系統收取。如此,路上的垃圾桶與垃圾車不去那,代之以垃圾收集車。看到新區的地下管線,老城區大概是沒法去建置了。於是,機動車輛的出現,可能代表著另一種解決方案的誕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