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很好種的,一粒一株,四個月後,一株總有個十幾二十粒子。一年可收穫二次。最後收完,掉在田園裡的子發芽,收攏來,又有一收,不過此時已到冬季,長得不算好。難怪有經驗的不種了。
我每次看到新生命,總是不捨,還是會種,直到冷枯了。
花生是很好種的,一粒一株,四個月後,一株總有個十幾二十粒子。一年可收穫二次。最後收完,掉在田園裡的子發芽,收攏來,又有一收,不過此時已到冬季,長得不算好。難怪有經驗的不種了。
我每次看到新生命,總是不捨,還是會種,直到冷枯了。
終於來到了冬季。
住院不久,醫師有了檢查報告,便約我週二(26日)早上十點半討論。雖然當天他還是忙著巡房,但是,護理師還是完整地表達出來。而這次與四五月急診室的醫師說明的情況一樣,經過半年來的理解,到了這時候,也只有順天意了。
今天(23日)早上去門診,由於媽身體太虛,要二個人扶下床,坐上輪椅。怕路上氧氣不足,抱了支氧氣瓶,一行五人去桃園長庚。血氧計隨時量測,90左右,開氧氣,98到了,關氣,以節約使用。到了醫院,依照上次經驗,門診處有氧氣系統可供應。
只是抽完血後降到90以下,趕緊向門診室借氧氣罩,門診的護士一下急了,要送到注射室掛氧氣。護士說要叫救護車送林口急診。洪醫師也跑來看,說情況不穩,最好送,我們說就住院好了,再坐救護車去林口急診室,那豈不更是折騰。
媽住院沒多久,就一直問,什麼時候可以回家。週一(18日)驗血後,隔天一早便告訴我們,可以辦出院。而"什麼時候可以回家",便似口頭禪,每隔幾分鐘便提出來問一次。
面對這個問題,通常還伴隨著問,這是哪?為什麼會在這?這是國花山莊?我好好的,為什麼要這療養?......
昨天(30日)早上依往常般帶菜回家,等吃午餐,與媽聊乒乓天。
沒看到她在客廳,原來不舒服躺著。本來下午要為社區的官司出庭,了解情況後,還是先到社區把事處理一下,就帶媽去長庚急診,心臟衰竭是主軸,感冒引致肺積水,住院觀察。現在有經驗了,主軸交代好,醫生查病史,再看報告,很快就在過載擁擠的急診室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