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89的台灣景氣飈到最高點。起初爸爸不懂股票,所以,光復南路賣房子的節餘款,就交給妻操盤。起初雖有獲利約100萬,但終究風險已高,此時開始保守以待,陸續把自己的錢,拿去繳北城的房款。
但爸爸卻不如此想,要回資金自己下海,每天就往南京東路的號子跑。卻在股市萬點崩盤中繼續,隨著謠言出入。等到媽媽感覺不對勁時,已是資金耗盡了。
景氣好的時候,建築公司大膽加碼購地,可是1990年的景氣逆轉,卻使這些公司紛紛倒閉。認真的法律追討行動大概在1991年開始,其中有一小塊,當年是佔用的。我跟媽媽說,既然是佔用的,那就不要再花錢打官司去爭了。於是,工廠有一小塊地,測量好後,單獨隔開。
此後每次回家,就是聊這些官司的事,另一件就是弟弟的家務事。
想想這幾年我們出國多次,而爸媽每年只有趕回老家,所以,在1991年8月,請他們去日韓一遊,算是真正的第一次到外國旅遊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