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園回到家,就是早餐時間,通常這已是九點左右。
磨好咖啡,倒好水,杯裡放好調料,在等的時間,就找片麵包,塗上奶油,加點好料。這陣子,剛好開了包西班牙的生豬肉。再在新的蘋果上放音樂。感覺好悠閒。
從菜園回到家,就是早餐時間,通常這已是九點左右。
磨好咖啡,倒好水,杯裡放好調料,在等的時間,就找片麵包,塗上奶油,加點好料。這陣子,剛好開了包西班牙的生豬肉。再在新的蘋果上放音樂。感覺好悠閒。
雪裡紅,名字取的真好,又是在家常吃,尤其秋季的紅燒大頭鰱,無論魚頭還是魚身,紅燒都是最愛。
一個多月前撒子有成,把當時的空地種滿,一個月下來,也需要收割一些。昨天妻說,她會醃作雪裡紅,這可好,每天的新鮮蔬菜吃不完,既然有出路,今天便放心收一批。到底要多少,卻沒一點概念,帶回來就是了。這些夠嗎?
天氣實在熱,每天五點多去田裡,忙到七點多,太陽已是烤得有點受不了了。只是,水還是要澆透點,否則,如何要這些鮮嫩的菜每天能挺住呢?去年想偷懶,放任冬瓜及南瓜在田裡蔓爬,佔了一半的位置,卻找不到一顆可採收的瓜。只是,水偷懶了,少澆些,是乾是濕,全給大葉子給擋了。
今年有每天要採收新鮮的菜回家的期許,如此,待收工回家,也八點多了,全身濕透。天氣雖如此酷熱,每天看到田中一片綠油油的,也是蠻得意的,更何況,每天總有一桶菜收回家下鍋。
5月2日到台東看老同學,前年去,我才種菜,這次去,我也有三年的經驗,所以,看了會有感覺。於是,夫妻倆熱心地拔菜要我帶回來種。
芋頭覺得好吃,自己已經種了一片,主人既然強力推薦,我就帶回來。旁邊還有空地,就如此種在一起。
去年十一月中開始的大雨,到現在大概也下了三個月了,沒雨的陰天不多,太陽更是少露臉。在下大雨前,已因不勝蟲害而改種較沒蟲的A菜及芹菜。這二個月,主要也是採收這二種菜吃。芋頭是第一次收成,發現味道挺鮮的,又好種。
這場雨,好像給農家帶來了不少問題。我的親身體驗,也已在前一篇的新田中,說了一些。新聞報導了許多。看到嘉義的花生長芽,感到也需要說一說。
上次收花生,由於已有種子發芽,所以,一塊七月中種,另一塊約晚一星期。到了十月中,雖然覺得有點早,只是開始枯爛了,便在十月底採收。一切很好。而且還可以有空,把曬乾的根剪下,在開始下雨時,送去給老同學。另一塊,想在十一月初收便功德圓滿。
每年到了這個時侯,田裡會突然熱鬧起來。原來休耕的田,最後一季,地主會故耕耘機來翻土。附近鄰居想種菜的,會先去登記。一等耕耘機開走,大價便把地瓜分好,立即修好菜圃。由於是免費,常是不夠分。我有自知之明,所以從沒想去。
前一年,灑子長不好,就胡亂收了。
七月大熱天,清了一小塊地,猶豫許久,想種什麼菜,但是剛好長出來的時節,人不在,不是找代班老同學的麻煩。只是空著長草,也不是辦法。八月初,終於耐不住,東翻西翻,有罐種子沒標示,又多,管它的,就灑了一大把。
上二個禮拜雨不停,種的玉米及莧菜,又全泡湯,可真是要看天。看看季節,那就試著再種花生。於是把家中已乾的花生剝好,又下了四五十粒。
昨天把田裡剩下花生全採收了。竟然發現已有花生迫不及待地破殼而出。
玉米,原來滿好種的。一個小洞放一二粒玉米粒,大約十天左右便會冒芽。只是,今年可能是太冷,前二年約有八成的發芽率,今年竟只有二成不到。難怪報上天天報導天候不正常,糧食價格攀升。
只要有水有肥,長得蠻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