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全球祭關稅,台灣這一代的日子不好過了。川普是對美國用休克療法,且稱之為美國解放日。
2025-04-04 聯合報報導:
台灣遭川普課徵32%關稅影響多大?五要點一次看
若美國按川普總統 4 月 2 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對台灣貨品課徵 32% 關稅,台灣經濟將蒙受沉重打擊。彭博經濟學家估計台灣對美出口可能會銳減約 63%,導致台灣 GDP 約下滑 3.8%。 以下五要點說明川普關稅有關台灣的部分以及可能影響。
1. 台灣的32%關稅怎麼來的?
川普政府表示,考量法規等非關稅壁壘因素後,台灣對美貨品的實質關稅稅率為 64%。川普表示,美方是以「對折」回敬貿易夥伴,對台灣而言即為 32%。
雖然美國對所有進口貨品課徵的 10% 基準關稅將於 4 月 5 日生效,但對台灣在內的額外對等關稅則延後至 4 月 9 日上路,這段時間可能是川普政府保留的最後談判窗口。
2. 半導體出口不適用32%關稅稅率
彭博經濟學家指出,占台灣對美出口比重約 10%的半導體將另行適用新稅率。台灣在人工智慧(AI)、電動車與國防系統所需的高階晶片領域具有全球領先地位。
台灣高度依賴外貿,扣除轉口貿易後,2023 年台灣貨品總貿易額仍相當於 GDP 的 99%。美國是台灣第二大外銷市場,僅次於中國大陸,2024 年自台灣進口金額達 1,162 億美元。
根據彭博模型推估,一旦徵收 32% 關稅,台灣對美出口將減少約 63%,換算下來約等於 GDP 收縮 3.8%。
3. 顯然台積電在美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還不夠
對台灣而言,關鍵問題是,台灣能拿出什麼籌碼來避免或減輕這波關稅?台積電(2330)上個月宣布在美加碼投資 1,000 億美元,但從川普 2 日宣布的關稅來看,顯然還不夠。
川普過去曾暗示台灣應支付防衛費用。或許將這次的對等關稅視為達成這個目的的一種方式。
4. 科技股將面臨巨大衝擊
分析師認為,川普宣布的關稅措施「比市場原先擔心的最壞情況還糟」。仍有許多細節有待釐清,投資人接下來 24 小時將密切關注相關內容。台積電ADR盤後崩跌6%。
Wedbush在報告中寫道,最令人震驚的是對中國祭出 34% 的對等關稅,其次是台灣 32%。分析師認為,科技股將面臨壓力,主因是市場擔心需求受創、供應鏈中斷,尤其是中國大陸台灣相關的關稅措施影響最大。
Piper Sandler在報告寫道:「考量這次關稅大幅調升主要集中在中國、越南、台灣等地,對(美國)消費者通膨的風險遠高於先前預期。」
5. 台灣列名,大陸卻為這理由不滿
中國大陸除了面臨新一波關稅、並在川普總統關稅名單中被點名為「不良行為者」之首,中國大陸還有另一個不滿的理由:台灣被列為一個「國家」。
川普於白宮舉行的記者會上高舉的關稅看板上,台灣被列為第四名,並標示在「Country」(國家)欄位之下。
中國大陸駐美大使在社群平台上嚴正提醒,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傳統產業重災區 業界哀號「要怎麼活」
美國宣布對台課徵百分之卅二對等關稅,台灣工具機產業、水五金等傳統產業可能成為重災區。業界哀鴻遍野「要怎麼活下去?」盼政府盡快提具體補救措施,盡速與美國協商降低稅率,不然就要慎重考慮赴美設廠。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創會理事長、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認為,美國課徵重稅對台灣工具機產業「很傷」,多數台廠都是代工生產,企業規模不大,難有資本承受重稅衝擊。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認為,美關稅將衝擊台灣機械產業競爭力,尤其美國是台灣機械設備最大出口國,一旦關稅增加,勢必影響客戶購買意願,「今年出口要成長百分之五到十的目標,恐難達成了。」
彰化縣是傳產重鎮,除了鹿港水五金產業聚落,也有不少國際企業,都可能受關稅衝擊。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家烈說,一早看到對等關稅百分之卅二,只比大陸少百分之二,大家都傻眼了,業界哀鴻遍野,「這要怎麼做啦」、「要怎麼活下去」。
6大傳產受災 業者盼政府支持
川普祭出關稅大戰,除了台灣輸美產業將受挫,台廠重要經濟動能中的石化、紡織、製鞋、工具機、自行車暨汽車零組件還有鋼鐵等六大傳統產業,均在此次重稅災區的東南亞國家多有布局,將同步受害。
石化公會昨天表示,美國對台課高關稅的消息傳來,石化業者同聲表示「感到很無奈」,也有業者悲觀的說,台灣石化業後續生存很困難,需要政府給予支持。台灣目前與海內外往來的關稅互動原本就已不公平,進口石化產品關稅最高百分之二點五,但由台灣出口至其他國家的產品關稅卻達到百分之六點五以上,台灣石化業的後續生存恐怕陷入困難。
川普的關稅大刀砍向紡織業、製鞋業所在的東南亞國家,包括越南、柬埔寨及中國大陸等地面臨的關稅都比台灣高,業者指出,若這些亞洲國家關稅真正落實,將對當地台商輸美貿易造成莫大衝擊。其中全球製鞋基地幾乎全納入高關稅範圍,包括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大陸、印尼、印度均屬重災區,指標大廠寶成、來億及鈺齊等都審慎觀察,不敢輕忽。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昨說,美國對台灣課重稅,將嚴重衝擊台灣機械產業競爭力,美國是台灣機械設備最大出口國,關稅將影響購買意願,「今年台灣機械出口要成長百分之五至十的目標,恐難達成了。」他說,過去景氣好的時候,還可以分散市場來減輕壓力,如今全球不景氣,「要去哪裡找市場,我也想不出來」。
機械公會統計,今年前二月機械出口國前三大為美國十一點八七億美元、占比百分之二十七點二;中國大陸九點二三億美元居次,第三為日本的三點七四億美元。此外,自行車業、運動器材業、汽車零組件業等,均將同步受苦,其中,自行車相關廠家布局的生產地包括台灣、東南亞等,出口美國將受挫,終端銷售動能也可能因漲價而驟降,好不容易緩解的庫存壓力,恐怕將再度發生。
科技業四大領域淪陷 業者嘆東南亞布局「白忙一場」
美國總統川普揮舞大「關(稅)」刀,台灣、中國大陸、泰國、越南、大馬、柬埔寨等電子重鎮均難逃重稅,伺服器、筆電品牌及代工、網通、蘋果鏈等四大領域受重創,成為科技業海嘯第一排。
業界坦言,先前因應美國「去中化」政策,全球電子產業鏈積極分散大陸生產比重,朝東南亞等地發展,如今看來真的是「白忙一場」,尤其伺服器主機板製程東南亞比重高,筆電代工廠東南亞生產比重僅次於大陸,網通廠更瞄準越南為擴產重鎮,蘋果供應鏈幾乎八成業者在大陸,均難逃川普對等關稅重擊。
伺服器代工廠在美中貿易戰發動後,相繼展開供應鏈大遷徙,目前主要在台灣、泰國、越南等地生產伺服器主機板(L6),出口至墨西哥進入伺服器系統組裝、測試及伺服器整機櫃(L10至L12)階段,再將伺服器整機櫃成品出貨至美國。
筆電代工廠先前因應美中貿易戰,迅速調整生產布局,陸續轉往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近年來隨著美中緊張關係升溫,代工廠因應筆電品牌廠客戶需求,持續降低大陸生產比重、擴大去中化,加碼投資東南亞國家。仁寶(2324)越南筆電產能已為僅次於大陸的第二大生產基地,英業達先前也規畫,今年泰國新廠產能將與大陸重慶廠相當。
台灣網通廠也相當「悲情」。先前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台灣網通業者2019年、2020年紛紛撤出大陸,轉進越南設廠或回流台灣,以分散營運風險,疫情期間更加速網通廠離開大陸產地,如今川普對等關稅重擊東南亞地區,台灣網通廠幾乎無一倖免受創。
考量生產成本,網通業者集中越南生產;智易、啟碁越南廠出貨比重高;智邦在越南和台灣產線加碼,中磊則在2018年考察後選擇菲律賓為生產基地,目前占出貨比重六成。
蘋果供應鏈幾乎有八成業者在大陸,分布在昆山、鄭州、江蘇、重慶等地,也有部分廠商在越南與印度設廠,此次同樣難逃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