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的新隊很快地攀到二車的規模,讓健行活動的話題大開。大家開始不怕麻煩地努力擴大活動。過年前卸下同心隊的行政工作,年後則努力參加活動。在老友們的相邀下,時間表也是不斷填滿。有時自己覺得好笑,不是一再告訴朋友,七十以後,正在活動減量嗎?
年剛過完,女兒ㄧ離開,活動就接上。為了平衡,有些隊還是二人分開報名參加。
從去年的新隊很快地攀到二車的規模,讓健行活動的話題大開。大家開始不怕麻煩地努力擴大活動。過年前卸下同心隊的行政工作,年後則努力參加活動。在老友們的相邀下,時間表也是不斷填滿。有時自己覺得好笑,不是一再告訴朋友,七十以後,正在活動減量嗎?
年剛過完,女兒ㄧ離開,活動就接上。為了平衡,有些隊還是二人分開報名參加。
前幾年女兒換工作,回台灣過年,一起去燒香。妻擔心許多,請玉修宮的道濟師父保佑,於是,交付一面令旗跟著飄洋過海。女兒也就在西班牙供奉如儀。隔個幾年,帶回家,我們就會利用機會,請回玉真宮受受香火。這次初一團拜,回到宮裡受香。
昨天(1/24)晚上,又是經歷了一場無情的折磨。開標結果,難以抉擇,新主委不願專斷,於是投票,保全換了。十點半了,留下難過的總幹事收拾,他的經理苦笑陪伴。
這樣的事常常發生,有時較少參與,比較無感,可是若是主委,又是基本上年年要開標,長久與總幹事共處,解決各種問題。但是有些事情,總是無法面面俱到,或是樣樣精通,於是此時就成箭靶。看來真為這些行業的工作人員感到難過。
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了,反正她應付不來的組織問題,就把我推出去當擋箭牌。在實際的運作當中,站在旁邊,意見極多,起初階段,意見是實用的,可是一段時間以後,意見就開始脫離實際的運作能力,可行性少了。最後也只能說是曲高和寡,於是情緒反應開始激烈,等到鬧不爽的時候,卻要求立即全面隔離。但是,參與組織內工作的人是我,能如此地反應情緒嗎?真是典型的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上次同心隊開會,是會長的簡單,突然之間把最初的夥伴關係變員工,讓開始以來的無知明顯化。自此成為她的拒絕往來戶。我在處理的會務工作,雖然只是使用簡單的軟體,卻是在這些團隊的裡,突出地體面,知道不可能如此突然撒手。1/8日,給拖著去海山友。接著,興致勃勃,又說要去其他登山隊。
當會務繼續成長,內部資訊管理的重要性變得重要。結果是電腦作業成為成長的瓶頸。提出退休申請,退出會務的行政工作,突然覺得,會破壞了目前與玉珍,美蓮的團隊。
所以,應該做的方向是把作業網路化,讓她們提升網上作業的能力,於是想到office365家用版。因為上次測試手機編輯,非常方便。
在生活中,許多的衝突事件難以處理,問題出在角色的混亂。在世紀的住戶病戶最為明顯。這次的報警,把住在那兒的兒子也拖出場,所以,覺得趁這次的改選機會,完全離開管委會的角色,也許是解決這種糾纏的唯一方式。
1月4日下午有個簡易庭,由於雙方已撤案,很快結束。總幹事趁此機會要聊一聊。話題自然又回去這病戶的事。所以,利用此一機會,把剛剛思考的結果提出來。這樣的決定,自然是使自己的角色單純化,那些困擾的雜音不必在意,而且,還可以幫助逆來順受的房客保護和反擊。
東一個活動,西參一個活動,平時的日子過得瀟灑自在。可是,奇怪的是永遠會有一段時間,百事齊發,突然之間壓得喘不過氣來。退休活動已是減量了,會發生的,仍然會發生,彼得原理就是這樣說的。
一個主委已經交棒,漏水檢查仍未完成,法院開庭延至8日。有關法務文書,還是要協助。另一個大會7日召開。私下的孤病報警時時通報。無解。
這些日子,深入參與健行隊的內部作業,看到每個團隊努力服務隊友,其實,實際上的情況應該是,因為豪華的車子太貴,出門旅遊最大費用是交通工具,自己不想擁有,也不太想自己去開,所以,就找有相同想法的朋友共同租車,以分攤費用。一起租用一天,不也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共享經濟的現象。
當然出遊也不只是車子,還需要領隊及各種不同的服務功能,才能完成出遊的各式行政作業。在大部份地區,是先湊人數再租車。在台北都會區,以往感覺上是由遊覽車司機來招散客。當然,這在其他地區,也是普遍的現象。但是,最後還是漸漸形成ㄧ個市場上的價格。但是因為收費低,能夠分攤給行政團隊的金額不大,所以,在非營利組織裡的管理模式,有大多數的工作是落在熱心的參與者身上。他們的工作努力,基本上不是因為薪資報酬,而實在是喜歡這樣的活動及以及自身參與團體,心內的滿足成就才是驅動力。至於有些私人的利益空間,也可能是誘因之一。這在各式的志工團體中,極是普遍。
沒錢要分,大夥兒就努力幹活。如今開始討論要分配剩餘的時候,卻也是高低出入,一時難以說出數字。而剛性的分配,又會面臨活動收入減少的風險。最後考慮到我們隊務的實際運作狀況,想到了一個比較有彈性的分配模式。
剩餘的部分,一半分配給工作人員,一半回饋隊員。
一個團隊剛開始,是憑著一股衝動與熱情。理想是想要一個共有的健行社團。當初的共識是正規化,民主化,透明化。如此走來也即將三個月了。組團與路線,漸漸有了一個方向。
接下來,需要建立一個可以永續經營的制度,以便走得久,如此,才不會枉費這些日子的投入,以及許多參與隊友的期許。
參加了一個團隊的核心活動,也許是以前工作的專業本能,很快地從財務狀況了解整體運作的模式。這些是非營利組織的活動,但是,卻必須使用組織管理的原則,否則,如何永續經營呢?社區的管委會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健行社團,何嘗不是呢?
參加的隊員,每次繳數百元,說是車資加保險。可是,跟社區的管理費一樣,大約有60-70%是固定支出。所以,如何善用這些剩餘款項,是社團管理委員會的責任之一。在健行社團,車資與保險是固定的支出,餘款的一部份需要支給行政團隊,日常活動團隊,以及領隊或嚮導。當然,也要保留積蓄,供重點活動及不時之需。
10月30日的出團,是同心隊的第五次,由於是滿月,上車之後的氣氛,經過大家的熱情分享,除早餐外,有水果,糖果,茶葉蛋,......
其實,在這一天的一早,由於報名下週的會員不斷增加,第一次沒出門就把報名表傳到幹部族群。回來後就把滿車的資料送出。可是,車上還有報名的隊友,所以晚上開始多了五六位,好不容易招來參加,如何拒絕。而且還有其他的隊友也在報名。於是討論到加車的問題。
宣久華夫妻來台灣休假三週,張以訓剛好回台探視老人家,何總召除了安排他們出遊台灣,也安排了這個小聚。
上次的林永章夫妻來,也是在此,只是剛好碰到下雨,步道沒走成。這次就和老同學以及何總召的山友們一起繞和美山步道小走一圈。回來後,去揚子江聚餐。到了這個年紀,往事記憶已稀,健康是唯一的主題。看看現在的統計數字,在台灣的健康餘命是69歲,平均壽命記得是82/79(女/男),想想老同學們還能出遊,真是要好好珍惜了。
許多事情是非常不合理的,有許多住戶是很理智的,可是在社區裏,一旦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會積極向管委會反應爭取。若是在管委會裡沒有獲得實質性勝利,就覺得管委會沒有好好處理。
既然正常的管道受挫,於是就設法說服當棟委員,幫他在委員會提案再議。或者直接找主任委員來說。而這種說明,在大部分的狀況是,在管委會裡已討論多次,事情的細節也聽過許多次,可是投訴的人通常都認為沒人講清楚,於是,一而再地說,而聽的委員基於對鄰居的禮貌,又不能翻臉。最後,只好向管委會提出辭呈。不當委員,不去開會,投訴的人自然就不會再糾纏不清了。